当前位置: 首页信息服务学院新闻 |  正文
学院新闻

创新成果高效转化 校企人才柔性流动——微电子专家晋江“论剑”

信息来源: 暂无 发布日期: 2018-02-03 浏览次数:

发展集成电路高新“芯”产业,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重中之重。在2017年7月8日召开的2017年全国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工作推进会上,记者就“集成电路人才培养”这一主题,采访了与会人士。

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专家组组长严晓浪指出,加快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建设,是发展我国新工科重点而紧迫的任务,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集成电路人才培养。各类院校和企业要制定政策,促进教师、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的柔性流动。鼓励教师到集成电路企业挂职或合作科研等,增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。

会议期间,福州大学与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,旨在为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定向培养、输送人才。福州大学副校长黄志刚告诉记者,学校注重对集成电路相关专业普通本科生的培养,将在大三、大四选拔相关专业优秀学生组成定向班,面向全球招募优秀专业教师,对定向班学生进行培训,为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强化人才保障。对于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在达产前提前部署人才工作的做法,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周玉梅给予充分肯定。

“高校培养加上企业实训,是集成电路人才快速成长的方式。”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坤荣说,今年通过春季校园巡回招聘,晋华已招募到一定数量的应届毕业生,现正在进行职前培训,并将持续到年底,明年1月到7月输送到合作厂商进行实训。

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陈贤分析了“十三五”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与人员需求情况。据统计,2016年集成电路设计业从业人员有13万人,晶圆制造业有11万人,封装测试业有13万人,设备材料业有3.5万人。到2020年,预计该产业还需要二三十万人。他指出,集成电路产业需要基础扎实、综合能力强的高端人才,建议企业与学校合力培养人才,加强产学研结合。

“高校应该走在产业前头,引领产业发展。”华中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缪向水建议,集成电路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,从本科阶段开始跟进相关专业优秀学生,争取毕业时将其引入企业;企业也可以提供项目给高校相关专业学生执行,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;企业还可以在大学设立集成电路奖学金,激励学生们在专业方面深入钻研,取得成绩。